在武将仓库接近满仓状态下进行攻城掠地,需要优先考虑资源优化与战术调整。核心思路是通过筛选低效武将、合理分配副将位置以及针对性调整装备套装,将有限仓库容量转化为战场优势。武将觉醒状态和地形适应性是筛选保留对象的关键指标,同时需平衡不同兵种与战术体系的搭配需求,避免因仓库限制导致阵容单一化。
面对仓库容量压力时,战术执行需更注重精准度而非数量优势。重点培养5-6名主力武将组成核心攻坚梯队,其余武将作为战术补充。攻城过程中应优先选择与主力武将地形匹配的城池进攻,利用朱雀套装强化爆发伤害或霸下套装提升生存能力。对于非主力武将,可采用车轮战策略,通过连续派遣消耗守军兵力,为主力部队创造突破条件。
镔铁优先用于主力武将的极装强化,粮食消耗集中在国战等高收益活动时段。通过科技树中的突进技能提升部队机动性,减少因频繁调兵导致的资源浪费。牢房系统的自动鞭挞功能可稳定获取经验值,避免低级武将占用仓库空间却无法贡献战力的情况发生。
在具体攻城战术层面,满仓状态下更依赖战前侦查与路线规划。采用集中突破战术时,主力武将应配备驱虎套装强化战法连发能力,副将选择觉醒溅射特性的武将扩大伤害覆盖面。对于高难度副本,可预先解除部分非核心武将的装备,临时腾出空间招募特定地形将,这种动态调整能有效缓解仓库压力。
定期评估各武将的战场贡献率,将使用率低于阈值且无特殊战术价值的武将转化为战法点或经验材料。珍宝系统中的西域锦囊可替代部分低级珍宝的通行需求,间接减少需要保留的辅助武将数量。通过这种持续优化,即使满仓状态也能维持阵容的战术多样性。
最终要保持攻守平衡,在确保主城防御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展开攻势。主城守将建议固定2-3名全地形武将,配备真霸下套装形成防御核心。进攻部队则根据目标城池特性灵活组合,利用战车系统弥补武将数量不足的缺陷。这种攻防分离的配置方式,能在仓库限制下最大限度发挥各武将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