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建立城市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资源采集与建筑升级顺序。初期应优先提升金属与晶体产量,这两种资源是基地扩建和舰船生产的基础。小型综合工厂、金属炼化工厂、水晶合成工厂需尽快升至8级,基础资源产量可达每小时5.7万左右。工程舰编组需搭配AC721载货型舰船扩大仓储容量,减少往返频率,中型工程舰每小时采集量可达3万单位。资源带开采需注意单点仅允许一艘工程舰作业,但可与其他玩家共享矿点。
基地建设需遵循速本策略,二本阶段应在5小时40分钟内完成,期间同步补建必要设施。三本阶段需储备30-40万金属及60个动员令,确保四本能在次日凌晨前完成。升本过程中需集中使用加速道具,优先升级通用港口和主力舰生产线至5级,仓库升级可稍缓。前哨站的选址应靠近高等级资源区,便于后期迁移基地至富矿区,同时作为战略缓冲点应对敌对势力侵袭。
太空城建设需在航图界面精准选址,每个星球仅允许一座太空城存在。落地点需兼顾资源分布与战略位置,建设需消耗金属、晶体及能量资源。建成后需优先部署资源类建筑维持产出,军事设施初期以防御型为主,科技建筑则按舰队需求分阶段解锁。太空城系统包含星际商店、交易所等互动设施,需合理调配资源参与贸易以补充短缺物资。
攻城时需集结6-8支主力舰队,配置巡洋舰与奶舰降低战损,通过前哨站缩短行军时间。星系态势任务需集体完成私掠舰队清剿,解锁星门建设权限。防守方面建议建立多个备用前哨站,遭遇攻击时可快速迁移基地。舰队配置需平衡前后排舰种,战列巡洋舰与防空型护卫舰按3:1比例混编可有效应对多数战斗场景。
后期发展重点转向技术研究与舰船强化。蓝图研究需集中开箱获取高阶舰船,护航艇与战列巡洋舰优先投入技术值强化。采矿平台升级至高级后可降低周边资源带等级,实现双工程舰同步开采。舰队经验可通过持续封锁私掠者据点获取,苔原级维修舰能减少返修频次。最终阶段需参与十级城市群争夺,此过程需协调全盟力量,依托太空城资源实现持续作战能力。